情人节的来历——与天主教信仰密不可分 情人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教会的《圣人传记》中的描述最为可信;而另一种说法则更显浪漫,也是比较贴近于真实历史的。
说法一:圣华楞定神父——订婚情侣的主保圣人圣华楞定是罗马的一位神父。在罗马皇帝克劳狄二世迫害教会的时期,他与圣玛略等专为一般因宗教信仰遭难的信友服务。他曾成功的帮助圣玛里士及其全家和波斯的朝圣者前往罗马,因此被捕下狱。法官名叫亚斯得略,有一个养女,双目失明。圣人受审时,畅述基督真理,为圣教辩护,还显灵迹治愈盲女的眼睛。亚斯得略和他全家人都皈依圣教。皇帝得悉此事,下令将圣人毒打,斩首,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教友将他葬在城门地下墓穴中教宗儒略一世4世纪时的墓地建造了一座地下大圣道。
圣华楞定是已经订婚准备结婚的伴侣的主保圣人。在他的瞻礼日相爱的伴侣互致祝贺,这在当地从中世纪开始形成一种风俗,因为他们的经验:每年2月14日圣华楞定瞻礼前后公母鸟儿开始追逐。
说法二:为爱情做主的华楞定神父 公元3世纪,罗马皇帝出于战争考虑,使更多男人走上战场,宣布废弃所有已达成婚姻。一名叫华楞定(Valentine)的神父则继续为相爱的年轻人举行婚礼,事情告发后,神父在270年2月14日被处死。4世纪后,人们开始纪念这个日子。情人节,即Valentine's Day ,用以纪念那位为爱情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情人节,又称“圣华楞定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圣华楞定节”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纪念一位叫华楞定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华楞定曾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教会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每年2月14日,是西方传统的圣华楞定(Valentine's Day),又称“情人节”。
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Claudius)。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华楞定(Valentine) 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男女老幼,不论贫富贵*,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华楞定的祈祷。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人们怨声载道。男人们不愿意离开家庭,小伙子们不忍与情人分开。克劳多斯暴跳如雷,他传令人们不许举行婚礼,甚至连所有已订了婚的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悲愤地走向战场。年轻的姑娘们也由于失去爱侣,抑郁神伤。
华楞定对暴君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华楞定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
一对情侣在法国巴黎一个公园里的情侣墙前合影留念。这座用蓝色瓷砖镶嵌而成的墙上,用全世界的不同文字写满了311个意为“我爱你”的句子。
消息终于传进了宫殿,传到了暴君的耳里。克劳多斯又一次暴跳如雷,他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当时应该不叫教堂),将华楞定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人们苦苦哀求暴君的劾免,但都徒劳而返。华楞定终于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St. Praxedes)教堂。那一天是2月14日,那一年是公元2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