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侵华 铁证如山 勿忘国耻 警钟长鸣
昭和十二年(1937)“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政府为激励侵华日军士气,曾赶制两枚侵华纪念章,分别为陆军版和海军版。第一批纪念章于当年八月十三日发给日军华北驻屯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军官。由于日军侵华纪念章本来制作的数量就不多,战败时日本政府曾下令把日军侵华纪念章全部销毁,所以,日军侵华纪念章至今存世量极为稀少。
陆军版: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演习中,一名日本士兵“失踪”,日军凭此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29军37师110旅219团拒绝。20分钟后,这个士兵已自行归队,但日军大队长仍下达命令,攻击宛平城。这是“卢沟桥事变”的开端,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铜章正面是一名全副武装、气势汹汹的高浮雕的日本陆军,头戴钢盔,手持三八大盖枪,身背各种行**品,日军前面有高山、白云,硝烟弥漫,日军后面是一棵已经抽穗的高粱(当时日军已入侵了我国东北,高粱寓意东北),脚下踩着一具身背大刀的中国抗日将士的尸体。背面上方是一架双翼的重型轰炸机,均为高浮雕图案,下方是中国华北地区地形图,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北平、张家口、大同等地名。还刻有“支那事变记念”和“昭和十二年”字样(“支那”是日本对中国、朝鲜、越南等国家的蔑称),周边用8颗重型炸弹围成圆形图案。
海军版: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也称“第二次上海事变”。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八一三”事变是以日本海军为主力,但随着战争的发展,又调集陆军主力部队增援为主。事变发生后,日本政府为激励侵华日军士气,特意由日本造币局泉友会设计铸造了一种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以“褒奖”参加“八一三”事变的日本海军官兵,并与前面陆军版纪念章配套,盛放在方形盒中。
海军版支那事变纪念章材质分银、铜两种。纪念章正面是一名高浮雕全身侧像的日本军官,挎着一把指挥刀,身后背着钢盔,双手持望远镜向前方远望,背景是炮火硝烟中的上海,其身旁是三个头戴钢盔、手握机枪的日本士兵在掩体中。背面中心为一枚标有“支那事变记念”的巨型炸弹从空中投下的图案,并有三架三菱轰炸机编队正向下俯冲的图景,背景为简明地图,但东三省、台湾、海南省未在其中。图上标示出长城、黄河、长江和当时中国的北平、青岛、济南、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的位置,下面还有“昭和十二年”“造币局制”字样。海军版纪念章配有日文说明书,其内容为:“谨以此表彰我海军将土在以上海为中心的战斗中所表现的勇猛和果敢精神。”这段说明文字是日军侵占中国屠杀中国人民的如山铁证!
直径:55毫米 。厚度:7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