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7965阅读
  • 27回复

关于"黑色"章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 本帖被 维依 设置为精华(2014-04-22) —


最近评了一个章,章的大部分凹的地方为黑色,我很欣赏这种大胆的作法,我觉得国内的章缺乏对黑色的上色的系统的认识,也缺少大胆尝试。国画家常说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只是人为地将黑白间的浓淡分了五个层次而已。其实哪止五个层次,无论哪种色,用得好用得恰当,都是好的,无论从哪个方面展开讲,“黑”从来都不比“白”低贱。黑色用得恰当,会是很沉稳高贵的。我从自己的藏品中找出了一些“黑黢黢”的章,这些章的作者虽不能个个称得上“大师”,但都在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因此这些例子值得我们借鉴。
若利,从1958至1974年担任巴黎造币厂的首席雕刻师(总设计师)。下面这枚他泥塑创作的文艺复兴人物作品,除了一枚原大浇铸外,还有六种上色的压铸80mm小章,这其中就有被称为“黑黢黢”的。
下面这一枚是他用“煅铜”法创作一枚人物章,当然这枚章有铜本色的上色版本,而这一版本是黑色上色,只在脸部露出铜色。
下面这枚铜章是若利用“直雕”法也就是常说的手雕法创作的铜章,雕刻的手工质感强烈而老到。但上色却完全看不到铜本色,而是接近黑色的深灰色。

下面这枚章是若利1963年创作的德彪西,160mm,煅铜法创作,浇铸,上色也是接近黑色的。






下面这枚浇铸章是著名女雕塑家的作品,法国建有她的作品博物馆,这枚贝多芬官方浇铸章长220mm。显然正面和背面上色不同。




这是著名雕塑家和章牌设计师德拉马尔的的作品,上色是深灰接近黑色。


安纳斯塔西更是运用黑色的高手,他的很多章在这方面做得很棒。






原文:  http://artmedal.blog.sohu.com/207312634.html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级别: 上校
发帖
699
铜币
1181
威望
599
贡献值
25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2-08-07
学习,学习,在学习
级别: 上校
发帖
699
铜币
1181
威望
599
贡献值
25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2-08-07
楼主知识渊博
级别: 少将
发帖
1149
铜币
34557
威望
636
贡献值
178
银元
29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2-03-15
这个贴子好,不仅有章的交流,也有一些对事的看法,平易近人.看老于如何回复十七了.
联系电话:13871726114
级别: 少尉
发帖
302
铜币
921
威望
447
贡献值
0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2-03-15
遗迹,遗迹还看得到。
兄如果特别感兴趣,我去帮你问问?
级别: 少将
发帖
3553
铜币
3486
威望
433
贡献值
345
银元
71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2-03-15

引用
引用第22楼麻辣客于2012-03-15 11:45发表的  :
我家乡领导新做的形象工程,有一组街边的铜雕群,大家都挺喜欢,可没过多久,就有不少雕像身首异处,肢体残缺了,可能就是因为是铜做的,咱老乡太过于喜欢了吧。



是不是你掰断的?有没有制止?
级别: 少尉
发帖
302
铜币
921
威望
447
贡献值
0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2-03-15
我家乡领导新做的形象工程,有一组街边的铜雕群,大家都挺喜欢,可没过多久,就有不少雕像身首异处,肢体残缺了,可能就是因为是铜做的,咱老乡太过于喜欢了吧。

级别: 少尉
发帖
302
铜币
921
威望
447
贡献值
0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2-03-15
人家不让摸是正常的,何况,老是摸那几个部位。
级别: 少将
发帖
3553
铜币
3486
威望
433
贡献值
345
银元
71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0楼 发表于: 2012-03-15
     先谈谈中国人的素质吧,有些人(包括您)就知道一味的批评国人,不说崇洋媚外吧也至少不应妄自菲薄,我觉得这才是被外国人看不起的地方。您是不是觉得您跟那些中国人在一起觉得冤,“我跟他们不是一块的。”我想没几个人会到博物馆乱摸乱刻,因为他实在不知道到底要罚多少钱。好奇心是有的,毕竟被关了几千年嘛?‘这真是铜的吗?’摸摸看!不知道会不会摸坏哦?
    文明是上层建筑,需要经济基础。
    你要求刚吃饱饭的人马上遵循孔子礼教,无异于让野生动物一天就学会马戏。更不能站在梯子上说别人矮。中国人在外让人看不起是有多方面因素,您一味指责从新中国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我觉得是本末倒置。您首先应该骂政府,因为一党专政,只要你不造反别的都好说。然后是老师,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最后是祖宗,洋人来了你抵抗个球!要不老子早跟非洲殖民者奴役的黑炭头一样高素质了。
     我回您的帖子其实是不希望您动不动拿外国人说事。我很喜欢看您的帖子,记得您说了N次,觉得有点过了。
     中国大铜章的基础是没有外国人的好,但是高度是差不多的。如果说他们像金字塔,我们就像方尖碑。顶尖人物的水准没有您说的那么悬殊,只不过数量多些。(个人观点不再就此论述)
     下面就说到中外审美的差异了。中国的铜器是不上色的,我觉得这样可以不掩盖铜的质感,摸挲不到的地方又聚集着年代感。多少宣德炉被老外用砂纸打磨的闪闪发光。又有多少明清家具让他们洗的象昨天刚出厂。外国人上色再好看我不喜欢,你凭什么说我不对?如果您没有戴有色眼镜那就是您偏执了。
     话题是由素质引起的,你真觉得世界上反华或排华的国家是因为中国游客的素质问题吗?他们能容忍土著人在闹市搭帐篷,却看不惯中国人摸一把美人鱼的胸部?我说不清楚但我觉得也没您说得那么简单。我们单位在非洲有桥梁援建项目,办公室的同事回来说:非洲人懒。发完工钱就去吃喝嫖赌,钱不花完不会来,从不管停工损失。合同对他们没有约束力,因为他知道我们只有找他们干。我在想,敬业,职业道德怎么就跟他们那么不沾边?要不咱也跟他谈谈“素质”?
     我个人从没想过兼济天下,只求独善其身。管好自己就行了,但是独善其身在中国并不容易。 我觉得您是个嫉恶如仇的人,和鲁迅一样,喜欢鞭笞丑陋的灵魂,只可惜您和他一样,抽错了人。   扯远了!于老师有机会到芜湖来看看,这里有韩美林的得意之作,曾经是华东最高的青铜雕塑《鸠顶泽瑞》,可以随便摸,呵呵。也有很多反映古老城市到现代都市变化的,安置在步行街上供人拍照攀爬的人物铜雕。还有雕塑主题公园,国内外大师的作品都有,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入您的法眼哦。
级别: 大校
发帖
1100
铜币
3
威望
1611
贡献值
121
银元
10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2-03-14
听课了,夹着凳子排队。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