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9038阅读
  • 32回复

大别山玉(霍山玉)欣赏

级别: 少将
发帖
2026
铜币
1218
威望
3390
贡献值
459
银元
1745
金币
1


霍山玉(是大别山玉中最好品种):
物理性
霍山玉又名黄蜡石、淠河玉、大别山红宝石,主要成份为玉髓,含量大于99%,结构为隐晶质,有的里面甚至有小水晶,主要含量是二氧化硅sio2,摩氏硬度为7,可用于玉饰品加工原料。雕琢后的霍山玉美质美色、流光溢彩,其“质与玉同、价比玉高”的独特品质,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丰富、美丽的沁色最让人着迷,质感犹如出土玉器,给人无限古朴、浑重之感。
霍山玉的形成
霍山玉分布在大别山北部霍山县境内,霍山地处北纬30°左右的神秘地带,地质结构复杂,具备多种矿产包括玉石矿生成的天然条件,目前已发现和探明的矿产有20多种,如金、银、铁、花岗石、黄蜡石等。霍山又是李四光预言的4大地震带所属板块之一,亿万年前的造山运动、岩浆喷发造就了霍山玉石矿脉,发源于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的淠河水滋润出美丽的淠河玉。
霍山玉生长在黑云母二长片麻岩中,是一些超镁铁小岩体中的捕虏体。这一片的大别山柔性构造混杂岩带,被地质学界认为是全球构造中少见的陆陆碰撞带,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馈赠。所蕴涵的大别山红宝石刚玉晶形完整,呈六方柱形,边缘清晰整齐,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红宝石稀少而珍贵,有着独特的天然颜色、纹路和构造,是稀有的红宝石品种。
霍山玉以其极高高收藏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为广大玉石收藏者追捧.
霍山玉主要颜色:有三种,一种是白色,一种黄色,一种红色。
霍山玉凌家滩古人类遗址出土的1300多件精美绝伦的玉器有些就来自霍山。

深闺“皖玉”尚未扬名
大别山区石英质玉(俗称“大别山玉”、黄蜡石等,以下简称“大别山玉”)泛指产于大别山区淠河流域的六安、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裕安、潜山县一带的石英质玉,并以霍山县、金寨县产出的石英质玉为代表。与软玉相似,“大别山玉”亦有山料和仔料之分。品质上乘的“大别山玉”具备色彩绚丽、质地细腻,玉质温润而坚硬,成分主要是石英岩质玉。
  
 “虽然安徽产的玉不少,而且质地也不错,但是起步晚,没有统一的规划开采,现在也没有打开市场,只是一些‘圈内人’知道。”安徽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玉器委员会会长翟光景介绍,近年,我省相关部门成立了“玉石调查组”,对安徽玉的储量进行摸底。
如今发现的安徽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派别”:其一是产自大别山脉的六安(霍山)玉,其二是以太平地区为主线的黄山玉,其三便是以池州九华山文化为代表的九华佛玉。其中,六安(霍山)玉的储量是最大的,大概有7000万吨。“六安(霍山)玉的品质也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发现得晚,所以‘藏在深闺无人知’。”
  现在收藏价格正合适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现在安徽玉石的价格没有被“炒”上去,大家都还买得起,价格挺“亲民”
  六安玉石奇石文化产业协会的副会长孙守华清楚地记得,在5年前的金寨,一块两三斤重的六安玉石料,两三百元就能买走了。而现在,叫价达到2万元。即便这几年六安玉身价有所上涨,他仍然认为现在的价格偏低,对收藏者来说没什么风险。
  此时投资收藏安徽玉比较合适。“最好能保存原石,不建议进行雕刻,如果雕刻得不好容易破坏玉的价值”。

级别: 少将
发帖
6418
铜币
2011
威望
6220
贡献值
728
银元
256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32楼 发表于: 2014-12-17
漂亮-------
级别: 大校
发帖
2578
铜币
1157
威望
931
贡献值
96
银元
35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31楼 发表于: 2014-12-09
欣赏了
级别: 少将
发帖
2026
铜币
1218
威望
3390
贡献值
459
银元
174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30楼 发表于: 2013-02-21
级别: 少将
发帖
2329
铜币
29771063
威望
2896
贡献值
195
银元
7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3-02-18
美玉!
花开花落,荣辱不惊;云卷云舒,去留无意;出家入家,四海为家;笑看人生,天下谁人不识君——【行者悟道】
级别: 少将
发帖
2026
铜币
1218
威望
3390
贡献值
459
银元
174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3-02-18
[attachment=40768

官上加官手把件]
级别: 少将
发帖
11608
铜币
187216
威望
6752
贡献值
1703
银元
1666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3-02-12
淘宝店铺【雷龙宝藏馆】欢迎您!
手机:13567571268
旺旺:雷龙店长
http://shop60848767.taobao.com
级别: 少将
发帖
2026
铜币
1218
威望
3390
贡献值
459
银元
174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3-02-12
大别山霍山玉的外观及成因、产状与近年发现的云南黄龙玉相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石英质玉石东陵石、密玉、京白玉等。大别山玉以其美丽鲜艳的颜色、温润细腻的质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其名称使用极不统一,无确切概念,或叫霍山玉或称淠河玉、沙河玉等等,且其等级划分十分混乱。整个行业无章可循、无准确定位,非常不利于作为产业将该玉石产品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更不利于政府质检部门的管理和广大消费者的识别。这种状况已引起安徽省政府、国土资源厅、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大别山区石英质玉石定名、鉴定与等级划分的地方标准迫在眉睫。

最近对产在该地区的石英质玉石将出台一个《大别山玉》安徽省地方标准(方案),在标准里对其定义为:“产在安徽省大别山及其周边(以霍山县为代表)的石英质玉石。是以二氧化硅(Si02)为只要成分的隐晶质至显晶质矿物集合体,其中石英含量>90% 。”

这样定名的理由是这种玉石产在大别山或产在霍山,就应该叫大别山玉或霍山玉,也是沿用了民间的叫法。

根据《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的解释:“带有地名的天然玉石基本名称不具有产地含义”。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一是产地不参与定名;二是传统玉石名称中的地名,如“和田玉”,并不代表该玉就产在和田。

根据这个标准,对大别山玉是有了一个说法,那么产在黄山的石英质玉石是否包括在大别山玉的范畴呢?黄山的石英质玉石是不是也就应该称“大别山玉”呢?另外还有太平玉、九华玉。太平玉又名黄山蜡石,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高品质“硅质玉”品种,因石表层内的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其产地主要位于黄山区浦溪河耿城至甘棠段。九华玉产于佛教名山九华山,其色泽圆润、细腻、颜色丰富多彩。

“安徽大江南北都有可爱的玉!” 省工艺美术协会黄山玉专委会会长、玉石专家翟景光对外宣称:安徽蕴藏着品种丰富的玉石资源。这些在国内名声渐起的皖产玉石,从此只打一个品牌——黄山玉。以推动安徽玉石产业的繁荣发展。另外由安徽省玉文化研究会、安徽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安徽省收藏家协会、安徽省博物馆学会、安徽省收藏文化研究院、安徽省宝玉石行业协会、安徽省轻工协会等18家协会单位共同起草、反复协商后制定了一个《安徽省玉石鉴定标准》。

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钻石名称里是没有地名的,如果也带地名的话,把一颗南非产钻石、一颗俄罗斯产钻石、一颗中国产钻石一起送检测机构来定名,你又如何能准确区分呢?同样道理,拿一块黄龙玉、一块黄山玉、一块霍山玉(当然是颜色和品质差不多的)来检测定名,又如何能正确区分呢?



这说明了什么呢?这样就可能产生混乱,要么黄山玉也要一个地方标准,那样在安徽省同样的石英质玉石就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不同的相同标准。在鉴定上又以什么标准来分别、来定名呢?要么就修改标准,首先按照2010年版的国家标准确定是“玉髓”还是“石英岩”,因为霍山玉从结构上来看,也有“玉髓”和“黄蜡石”之分,黄蜡石就应该属于石英岩或观赏石的范畴。只要将两者放在一起作比较,就能一目了然。黄蜡石的晶体粗大,肉眼可见,有沙粒感。视觉和触觉上都谈不上“温润”。颜色上比霍山玉要深很多,一般为深橙黄色。而霍山玉是“隐晶质”的,肉眼看不见晶粒。视觉上很“温润”,有不同程度的通透感。也被称为“有水头”。两者的价值和价格应该相差甚远,黄龙玉就在“玉”与“石”的问题上争论了很久,而对我们来说,目前在部分业内人员和消费群体中对此认识不足,如果不予澄清,将会给霍山玉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级别: 少将
发帖
2026
铜币
1218
威望
3390
贡献值
459
银元
174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3-02-12
安徽的玉文化
    安徽的玉文化历史目前已知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以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最为典型。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凌家滩遗址,1985年发现于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年代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安徽省文物考古所1987年以来主持了5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同时还发掘出土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从出土的1000多件玉器看,凌家滩玉器的选料、设计、磨制、钻孔、雕刻、抛光等工艺技术,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有的孔眼直径只有0.15毫米,而且所有的钻孔的摩擦痕都十分规整,竹管或骨头钻孔显然无法达到这样的效果,专家推测可能使用了金属工具。
    怀远县河溜镇龙王庙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主要出土文物为玉器。该遗址上世纪90年代曾遭盗掘,大量玉器文物流失。有关部门追缴回一批玉器,其中包括国家一二级文物数件。2006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徽队负责人王吉怀研究员率队在龙王庙遗址勘探考察。考察队成员、市博物馆文物部主任赵兰会介绍,龙王庙遗址位于芡河的环抱之中,地表盗坑密布,龙山文化陶片随处可见。考察人员勘探发现了数枚玉管。据村民介绍,盗掘最盛之时有成百上千人在遗址上挖土寻玉,出土数量非常可观,有玉斧、玉璧、玉环、盖脸等。赵兰会介绍,龙王庙玉器偏于良渚文化类型,刻工细腻,材质较丰富。亳州曹氏宗族墓群在上世纪70年代发掘了曹操父亲曹嵩墓(1号墓)、祖父曹腾墓(2号墓),曹嵩墓出土了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等玉器文物。专家介绍,江淮地区的玉文化从时空两方面考察都具有明显的超前性,不管是器类、形制、纹饰或雕工均为最佳,凌家滩出土的玉人、玉耳、玉勺、玉占卜工具都是我国出土的同类玉器中年代最早的,反映出同时期文化遗址中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
    安徽的玉石资源
    据专家调研,安徽各地都蕴含着丰富的玉石资源,根据产地不同分为沿江、大别山、皖南、淮北四大片,有黄山玉、九华玉、霍山玉等品种。
    霍山玉主要分布于霍山县西南山区,形成于75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经有关机构鉴定,霍山玉主要成份为玉髓,含量大于99%,结构为隐晶质,摩氏硬度为7度以上,可用于玉饰品加工原料。以霍山玉料制作的玉器因其丰富的沁色,质感如同出土玉器,既古朴又艳丽。和其它玉石一样,霍山玉也分山料和籽料,籽料则主要分布在淠河主干道里,在淠河的山区支流里,还分布有不少山流水料。霍山玉色彩斑斓,品质上乘,收藏界人士称,上品霍山玉籽料有着田黄的色泽、和田的质地、翡翠的硬度,令人爱不释手。山料中的“水草花”品种十分稀有和珍贵,成为玉石收藏界的新宠。
    黄山玉其质地为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其中产于黄山地区、已经玉质化的黄蜡石精品被称为“黄山玉”。其品种可分为冻蜡、晶蜡、油蜡、胶蜡等,以黄色为多见,其中以纯净的明黄为贵。全国多个地区都产黄蜡石,但黄山地区的黄蜡石具备温、润、密、透、凝、腻等特点,润滑细腻,极富灵气。
    以黄山玉、九华玉、霍山玉为代表的安徽玉石,硬度高,色彩丰富且开采便利。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加上盲目开采、雕制粗糙而导致价值低廉。据介绍,2005年之前,黄山玉在当地还藉藉无名,即使上等的货色一大块只卖几块钱,有的甚至被大量用来当做铺路的石子。但是2006年以后,黄山玉的价值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赏识,现在好的黄山玉可以卖到2万元一公斤。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今年1月,安徽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黄山玉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员大会在黄山市黄山区召开,与会人员就黄山玉怎样才能在玉石市场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等问题展开讨论。黄山玉专委会名誉会长杨其鹏认为,黄山玉的发展应该走品牌化、精品化的道路,并且借着旅游业的东风,充分利用黄山的品牌效应来宣传自己。“黄山是誉满全球的旅游胜地,每个来这里观光的旅客都会依依不舍,因为我们的黄山玉产于黄山,所以我们可以告诉大家,你走的时候带不走黄山的美景,但是可以带走黄山的美玉,它凝结着黄山的精魂和美好的回忆”。“虽然黄蜡石的产地有多处,但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很多游客都会记住‘黄山玉’的名字。”随着爱玉、寻玉、赏玉、藏玉的人越来越多,新一轮的安徽玉石收藏热潮将逐步形成。
级别: 少将
发帖
2026
铜币
1218
威望
3390
贡献值
459
银元
174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3-02-12
《大别山玉》标准通过审定

    2011年8月9日,由我所承担编制的安徽省地方标准《大别山玉》通过了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大别山玉》标准(送审稿)受到了审定委员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并认为该标准总体上达到了国内同类标准的领先水平。
    该标准的编制为安徽省国土资源厅2009年度安徽省公益性地质(科技)项目“安徽省玉石资源调查评价”中的课题“安徽省霍山县石英质玉石矿物学、化学特征研究及相关地方标准编制”的一部分,并上报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2010年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第二批),由我所负责起草,由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参加起草。
    大别山玉的外观及成因、产状与近年发现的云南黄龙玉相似,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石英质玉石东陵石、密玉、京白玉等。大别山玉以其美丽鲜艳的颜色、温润细腻的质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其名称使用极不统一,无确切概念,或叫霍山玉或称淠河玉、沙河玉等等,且其等级划分十分混乱。整个行业无章可循、无准确定位,非常不利于作为产业将该玉石产品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更不利于政府质检部门的管理和广大消费者的识别。这种状况已引起安徽省政府、国土资源厅、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大别山区石英质玉石定名、鉴定与等级划分的地方标准迫在眉睫。
    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提高,关于玉石研究的发展趋势正走向标准化、细化。消费者对玉石及其制品(饰品)的知情欲日益增加,国家的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强化。可以说任何商品向标准化发展是全球性趋势,对于大别山区所产石英质玉石类商品来说也不例外。但是目前尚无石英质玉石分级的国家标准,现行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对石英质玉石的名称及鉴定的相关内容比较宽泛、无产地特征针对性。2009年,云南省制定了适用于当地石英质玉石的地方标准DB53/T282-2009《黄龙玉分级》,对黄龙玉的市场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两年来,项目组对大别山地区石英质玉石的分布、成因、产状以及矿物学、宝石学、化学特征、工艺特性、等级划分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调查、测试和研究,为本标准的制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间,项目组专门召开了标准论证会,邀请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安徽省宝玉石协会的相关专家以及大别山玉业内人士,就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意见。在征求意见稿修改后,还专门征求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意见。
    该标准的制定与发布不仅能够给予大别山区石英质玉石统一的定名、准确科学的鉴定及等级划分规则,而且十分有利于该玉石下一步的勘探、开发与利用。既可规范业界的市场行为,促进大别山玉市场的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又便于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本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势必对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别山玉的开发利用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