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2对,但是被朋友手抖摔了下,变成一对半了,大家勉强将就看看啦!
嘿嘿。
结核鱼产自三叠纪下青龙组,灰黑色泥岩层中,句容、南京、巢湖、含山、大冶等地都有产出的的记载,除了句容,我以在巢湖找到,结核的颜色偏黄一些。产量也比较少,最好的地点,目前中国还是江苏句容。
结核的形成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我摘抄一段研究文章给大家了解一下:地层中有很多动物化石特异的保存于硅质结核中,比如江苏句容青山早三叠系地层中发现的鱼化石,包围鱼体的岩石形成坚固的钙、硅质结核产出,许多结核中的鱼保存相当完整和精美(刘冠邦等,2002)。化石周围的硅质结核形成于埋藏早期还是成岩变质时期一直无法确定,对这种硅质结核的成因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的认识化石的埋藏环境及其成岩变化过程。通过我们的实验发现,在循环硅溶液中处理的银鱼样品,其胶原蛋白纤维表面吸附的硅质会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厚。有研究也发现,一旦最初的硅吸附到生物组织表面,随后硅的吸附累积将是一个完全的非生物过程另外有研究发现,微生物腐败过程通常会分解生物组织产生大量有机酸,导致腐败生物周围形成pH值6-7左右的微酸性环境( Briggs &Amanda,1993),而环境中的硅胶体在pH为4-7时最不稳定,易形成凝胶析出(贾光耀等,2004)。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有稳定的溶液单体硅质供给,生物降解导致的pH变化可能会促进硅在生物周围凝聚,在生物结构外围形成增厚的硅质包壳,这些硅质包壳经过成岩变化最终可能会形成硅质结核。地层中的含化石硅质结核更可能形成于化石化作用早期,即其中生物的腐败与快速矿化时期,而不是由成岩变质作用过程缓慢产生。由此,硅质结核的保存也说明化石的埋藏环境可能是一个富硅溶液环境。
关于结核的打开:
最大的麻烦在于如何打开结核,有一种方法是用切割机切开一个口子然后劈开,因为是强行让结核分开,所以这种方法容易破鱼的细节。最好的方法是利用化石薄弱面自然的节理,用锤子慢慢敲击,半小时左右,等酥了,然后劈开,这个要经常练习找到手感,即便是熟练的人,成功劈开的也只有50%,所以卖家一般都只卖结核,成功打开的,价格要高2-3倍,相当于赌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