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11297阅读
  • 56回复

[畅谈]痴人妄语:谁去打动马未都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4353
铜币
3069
威望
5727
贡献值
624
银元
1555
金币
0

收藏家马未都相中了藏书票,一年多来买了不少,还准备成立展览馆。相关阅读:http://collection.sina.com.cn/cpsc/20130317/0838107163.shtml

这是个令人吃惊的消息,也是桩有趣的事情,藏书票是小小众收藏品,海外舶来,多年以来波澜不惊,各种宣传工作虽做了不少,可是,因为对欣赏者的艺术欣赏口味要求较为独特,且始终过不了“复制关”、“非中国传统艺术”关、“书票体型太小”关,收藏者始终仅仅维持在几千人上下,成了不折不扣的小众私玩交流品,不为圈外收藏者所重视。收藏家马未都多年以来,浸淫于传统中国文化中,对传统艺术品的收藏与研究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所收藏品几乎都是价值极高的重器,现在马老居然肯将视线停留到了这小小的藏书票上,且注视良久,并下手搜购,这就让我们非常冲动了,捡漏大师马未都看中的东西,难道又是个漏?藏书票要火一把?

和藏书票同源同种的大铜章,是否能抓住这个机遇,让马未都由感受铜章魅力到参与收藏,从而更快的带动更大范围的收藏热潮,走入寻常百姓家,分析下来,得到的答案是,几率很高啊!大铜章和藏书票太像了,(好章的)艺术价值较铜艺术品不低,且很多铜章是名家作品,其表现手法、制作方式是西式的,其复制属性和藏书票一样,属于西方艺术品制作所特有(有趣的是,按国际规则,手绘的不带复制属性的“藏书票”是不为专业圈承认的),都是小型化的作品。唯一不同的是,材质不同,这不同的材质,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于藏书票画面表现方式的另一种魅力,让我们有了同时收藏两类品种的理由。

谁去打动马未都?
幻想一下,唐总、海总,携近年来的中国好章,拜访正在布置藏书票展览馆的马未都老先生,向马老娓娓道来中国大铜章不平静的30年,用我们的好章的独特魅力(千万不能带卡通、椭圆生肖,否则死定了),用它和藏书票的相似性,去打动正在藏书票兴头上的马老先生(藏书票能打动,大铜章为什么不能),如果能够成功,将是中国大铜章发展史上,一桩大事。谁去打动马未都啊。


期待和您的交流。
QQ:1185323431
淘宝小店:《我们爱收藏》
http://aishoucang.taobao.com/shop/view_shop.htm?tracelog=twddp
级别: 少将
发帖
6418
铜币
2011
威望
6220
贡献值
728
银元
256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3-18
楼主好主意!我举双手赞成!!!





级别: 少将
发帖
5480
铜币
83440
威望
4190
贡献值
356
银元
120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3-18
水泊梁山均事无用好计策。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6422
铜币
6742
威望
1684
贡献值
1533
银元
545
金币
2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3-18

文亮藏品主营各类大铜章,纪念章!
微信号 15601812865 请加微信联系
实体店:上海市静安区灵石路1197号聚齐城1楼6号门入口第一排56号包房 文亮藏品
级别: 大校
发帖
975
铜币
1108
威望
1164
贡献值
88
银元
5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3-18
      
级别: 大校
发帖
2878
铜币
3461
威望
2064
贡献值
88
银元
56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3-18
有思想,可以试试
级别: 中校
发帖
1020
铜币
829
威望
150
贡献值
69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3-18
老马这人  你吃不透的,换句话说  狡猾着呢
钱币 大铜章 古籍善本  小玩一下
级别: 少将
发帖
5042
铜币
3492
威望
956
贡献值
305
银元
57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3-18
可以试试,对大铜章的发展很好
级别: 少将
发帖
8853
铜币
1628
威望
7678
贡献值
907
银元
239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3-03-18
老马最钟情的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东西,可以拿罗版生肖以及古典建筑、宗教文化题材的具经典意义的题材章去打动他。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4568
铜币
5684
威望
3132
贡献值
284
银元
56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3-03-18
自己收藏,自己开心,搞不懂为啥非得打动他人才行。打动了这些大腕,让收藏品真正成为奢侈品,大家就开心了?

都冷静想想吧。另外这篇链接文章,马未都收的应该都是外国的藏书票吧,中国也有很多优秀的书票和书票作者,为啥人家就不特意去收?难道仅仅对外国文化情有独钟?“马未都多年以来,浸淫于传统中国文化中,对传统艺术品的收藏与研究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难道他是参破了什么,才不特意去收中国书票?

一章一世界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