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精品章呢?这是个很难界定的问题,小子班门弄斧,说点自己的理解,请大家斧正。
1、在讨论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明确下大铜章收藏的几个特点,在中国,大铜章是一个相对起步比较晚的一个收藏品类,民间资本被允许进入大铜章的设计、生产、销售,所以对大铜章来讲:
1)渠道众多,厂家众多,官方色彩被极大弱化。这就造成了市场化运作的大铜章在设计和制作上有不错的表现,较之生产制作工艺相近的贵金属纪念币来讲,观赏和艺术表现更高一筹。
2)但任何事物有利有弊,缺少官方色彩所带来的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缺乏信任基础,再加上市场的宣导和传统本身不成熟,导致大铜章在普通收藏玩家的影响有限。
3)缺乏普通收藏者基础,投资客(一级二级)的经销商自然不成体系,有时候这些零售体系在我们眼里是抬价的罪魁祸首,但另一方面,缺少这个体系,是市场少了一个宣导培育普通收藏者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少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大铜章的流通交易体系。
4)而任何藏品的价值都是要由这个流通体系去发现去定位的,若价值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得不到一个好的定位,说句实在话,现在这个社会,少了资本利益去驱动,自然难成事。设计者少了利益回报,能安心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吗?厂家少了利益回报,还能专心的组织生产、发行吗?币厂少了利益回报,还能想方设法的提高工艺吗?藏友们的爱章别说回报,连市场认可都困那的话,还有动力继续我想很难。
以上种种原因相互影响,造成了大铜章的藏友们一直稳定在一个基本的范围内,属于小小众收藏。自然,小众收藏自有一寸天地,万般乐趣,但暂时不是我们讨论的方向。
回到我们的主话题,在这样一个市场里,什么样的章算精品章呢?所言若有误,尚请各位前辈原宥。
1、排位第一是题材:
题材其实就是个接受度的问题
1)好的题材要很多人能理解其中的故事底蕴,要能代代传承,这种文化属性才能让藏品升值。这就是为什么不论是币是章,生肖佛教都如此受欢迎,那是因为有群众基础。接受度高,就是有潜力。而一些题材比如国外的人物、文化则稍稍逊色,因为没有群众基础,可能工艺底蕴都是上上之选,但市场接受度不高。可能当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到一定程度,这些题材会逐渐走强。
2)好的题材一定要有连续性,不能发了一组两组就歇菜,江郎才尽了,中国人讲究传承圆满,所以生肖才能12个一轮,一轮轮发,四大佛教名山一个个上。但像军事体育政治类的题材,就弱一点,因为很难成系列。奥运会是系列没错,影响也大,可问题不是在北京开的啊,你问大家2008年奥运会都知道,你再问2012年奥运会在哪开的,可能有些人就不清楚了。
3)好的题材要指向清晰,要能细则细,比如中国文化,这就很模糊,人?物?事件都可以代表中国文化,但这些都是其中元素,而不是文化全部,所以这是个坏题材,你可以叫中国文化名人,这就相对清晰,这就是个相对好题材,但中国能称得上文化名人的何止万千,士农工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均是文化,指向依然不明,“中华诗文化名人”就更好一些。在纪念币中,因为系列指向不清的而导致发行受阻,以至收藏者摸不到头脑的教训不少。
2、排位第二给设计
1)有绝佳的设计构思可能不一定能成为精品章,但精品章,必然有绝佳的设计构思。这和纸币这类有浓厚官方色彩的藏品不同,纸币的版本在设计上人物向左走向右走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一旦失误,必然以国家力量收回销毁,所以设计失误或者排版失误反而能促成孤品,导致大热。但大铜章不可能如此,设计失误的直接后果就是没人买账。
2)铜由于其易于铸造的特性,不受官方在规则上的种种局限,在艺术表现上比金银有更多的观赏性,这也是大铜章的大魅力。在现在生产工艺已经较为成熟今天,设计是影响一枚章观赏性的最大决定因素。结构创新、浮雕创新、表现创新,在材质本身价值不高、也缺乏收藏信任基础、也缺乏一个很清晰的增值空间的前提下,设计就是影响普通收藏者是否收藏的最直观因素。
3、排位第三给工艺
虽说现在工艺已经成熟,但毕竟大厂小厂在模具和铜质的细节处理上还有差别,给个第三吧。大家依然更信任上币、沈币等老牌厂,当然,如新世纪等一些新厂家也在得到逐步的认可。
4、最后一名给发行量
没说的,对于其他藏品,发行量可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但对于大铜章,本身的收藏群体基数决定了不管什么章,发行量就这么多,1000人玩章,你发行1000还是800没差别,总有不喜欢的,只要你有心,总能拿到喜欢的章。基本饱和。除非只发100枚,但开模成本和生产流水注定了现在的厂不可能就生产100枚。所以现在这个阶段对大铜章谈发行量有点早,等成熟的藏友数量到了万级别,而发行量还维持在现在几百上千的层面,那时候谈谈发行量还行。
嘿,其实说了这么多,可能都是废话,是不是精品章,其实就是看个人,喜欢就是,不喜欢就不是。收藏这个东西,就是自己开心,有几个人是投资想着赚大钱的?每个人的价值判断都不一样,所以,最大的原则就是,你有眼缘的,对你来说就是精品,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