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雕刻:童友明、
直径:80mm 黄铜上色
发行数量:150枚(黄70枚,紫60枚,镀金镀银各10枚)
正图:孙中山像肖像
背图:黄埔军校建筑图
铸造:上海新世纪厂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二十三万余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
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黄埔军校是 1924年6月由孙中山在苏联的帮助下在原为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地址创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新型革命军事学校,正式名称为陆军军官学校,因校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校内还建立了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廖仲恺任党代表,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学校陆续设步兵、炮兵、工兵、辎重、政治科、教导团、教授部,叶剑英曾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张秋人等人担任教官及各方面负责工作。12月增设参谋处,负责处理军务,钱大钧任处长;后又增设军法处,周恩来兼任处长。民国15年3月正式宣布改称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蒋介石任校长,李济深任副校长,汪精卫任党代表,并先后在潮州、南宁、长沙、武汉等地设立分校。军校学习借鉴苏联红军的建军经验,建立党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国共两党都派有重要干部参加学校领导和教学工作。学生大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军校以“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形成了“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的校风。军校师生在东征、北伐及抗日战争中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这里曾走出了大批的军事政治人才,如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恽代英、陈赓、何应钦、顾祝同等,被称为中国将帅的摇篮。
黄埔军校在长洲岛先后招生6期,学生来自全国26个省,并有朝鲜、越南、新加坡等国家的革命青年。第一到第四期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毕业的毕业生共4981人。第五、六期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入学,国共分裂后毕业,共有毕业生3136人,其中第六期生原有4400余人,由于动乱大部分离校,毕业时仅有718人。民国17年3月,黄埔军校迁往南京,更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北迁后,李济深在原校址仍以黄埔军校名义,为其第八路军培养干部。民国19年9月蒋介石命令停办。军校本部建筑原是清末陆军小学堂,筹办军校时略加修葺,并在门前增建欧陆式大门,上悬校名。其四进三路,回廊相同的两层楼房,为军校各部办公、授课和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校本部被夷为平地。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建馆,1996年按照国家文物局批示的“原位置、原尺度、原面貌”的原则重建了校本部,基本恢复了当年军校师生生活、学习的场所。原有建筑环境改变较大,现仅存2.6万平方米。 现在军校旧址的景点包括校本部、孙中山故居、孙总理纪念碑、俱乐部、游泳池、东征阵亡烈士墓、北伐纪念碑、济深公园、教思亭、白鹤岗炮台等。黄埔军校旧址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