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10687阅读
  • 46回复

"黄龙士" 的遗憾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现在看来,任何一枚章出来,都不缺少“抬轿”的人。缺少的恰恰是“拆台”的人,我觉得适度的拆台,从不胜寒的高处轻移莲步到脚踏实地,未尚不是一种气度,未必是一件坏事。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枚章的时候,便劝自己沉下来,以免唐突直言词不达意。让这枚章在自己的心思里消解一下,如此这般到了今天,章的形象依然让我想起孔乙己,依然让我感觉酸儒气太重,市井气太重!很难让人与“用思尤密,深入奥窍。当危急存亡之际,群已束手智穷,能于潜移默运之间,益见巧心妙用,空灵变化,出死入生。”的黄龙士联系在一起,更与与棋道的气度和气魄相左,这枚章的失败不在于构图和雕塑手法本身,而在于整体的形象“气质”错了,“岔气”了!

如今这种账房先生、私塾酸儒的味道,实在是非常遗憾!

更奇怪的是旁边还有一只鹦鹉鸟,不知道想表达什么?闲情逸致?用任何元素的时候都要问问有没有必要,是累赘还是点睛。学会做减法,不必要的道具能少则少。

我想起电影,近期的《吴清源》还有早期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只所以影片的镜头还时时闪回在脑海,无非是影片所传达的特有的气度气质而已,我想那才是符合棋道的真如本质。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级别: 少校
发帖
765
铜币
1302
威望
505
贡献值
11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4-29
人物的刻画还是有欠缺的,缺少了灵气。没有道骨仙风的感觉!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4-29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级别: 上尉
发帖
164
铜币
725
威望
113
贡献值
14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4-29
哈哈哈
级别: 少将
发帖
3553
铜币
3486
威望
433
贡献值
345
银元
71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4-29
有同感。不过话又说回来围棋在相当长的时候被认为是旁门左道。看来什么事都靠人捧,不管什么大师在看来只不过‘卖油翁’而已。
级别: 少将
发帖
3468
铜币
3499
威望
2557
贡献值
93
银元
32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4-29
      
级别: 上尉
发帖
229
铜币
856
威望
258
贡献值
0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4-29
看来于老师接受电影中棋圣的形象,不同意该铜章作者演绎的棋圣形象。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4-29
我觉得艺术的形式不同,但内在的气韵应该相通的。
引用
引用第6楼厚积于2012-04-29 15:06发表的  :
看来于老师接受电影中棋圣的形象,不同意该铜章作者演绎的棋圣形象。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级别: 少将
发帖
3166
铜币
4019
威望
3370
贡献值
452
银元
89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4-29
《清代轶闻》里倒有一个传说。传说有贬低徐星友的意思。说徐星友成名后,不但不感恩于黄龙士,反而对黄龙士嫉恨得要命。因为放眼天下,当时只有黄龙士名气高过自己,能胜他一着半势。徐星友不由得发出“既生亮何生瑜”的感慨,做梦都想除掉黄龙士,独霸棋坛。徐星友家道殷实,人也聪明。他既想达到目的,又不想担个忘恩负义的罪名。因为那样的话,棋下得再好,也将不耻于天下。思来想去,徐星友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先盖起了豪华的楼阁,再恭恭敬敬地把黄龙士请到家中,每日美女相伴,歌舞游宴,通宵不停,有空还让家人陪黄龙士狎妓酗酒。当时人都以为徐星友知恩图报,善待恩师,无不啧啧称赞。就这样,黄龙士终日沉湎于声色犬马,时间不长就精力衰竭,撒手人寰了。
级别: 中校
发帖
640
铜币
1140
威望
427
贡献值
21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4-29
尽管这枚章出来后好评如潮,但我一直不喜欢,原来只是感觉章的正反面风格不太协调,且画面比较生硬。倒没有想得余老师这么深,是“岔气”问题。受教了。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