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6054阅读
  • 23回复

震惊发现 科学家首度证实人类灵魂真实存在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人类真的有灵魂?千百年来,这是人们一直都在争论的问题。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由看得见的物质研究到了看不见的原子、质子、夸克到中微子。现在又发现了比中微子更小物质--超弦。科学家说,人类的灵魂就是超弦。
  
超弦是一种物理学理论。科学家们认识它不久。1968年,嘉博略尔发现了弦的图形。此后,理奥纳特博士进一步理解为一小团类似橡皮筋那样可以扭曲抖动的有弹性的线段。后来科技界有了超弦理论。
  
现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物质世界是由超弦的震动产生的。超弦是宇宙具有独立生命意识的最微小的生命体。人类的灵魂其实就是其中一种超弦。科技界终于触及到了灵魂的环节。
  
而在人类的灵魂深处都对灵魂很感兴趣。现在在世界各地都有了研究灵魂的实验机构。科学家致力于研究灵魂的存在。
  
在英美各国,科学家研究了很多濒死体验的临床案例。并将灵魂定义为以某种形式存在的能量场。
  
英国医生山姆.帕尼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科学实验证明“灵魂”真实存在的人。他的实验设计是这样的:如果病人死后“灵魂”能漂起来,还能看到自己的身体,看到医生们在抢救他的身体,看到天花板上的灯,那么如果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块板,板的上面放一些小物体(只有山姆自己知道是什么物体,别人不知道),那么“灵魂”就应该能看到这些小物体。如果这个病人能被抢救过来,能够说出板上的小物体是什么,那么就能区分出“灵魂”到底是虚无飘渺的想像呢,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
  
山姆对100多个病人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中有很多被抢救过来的病人醒来后能说出自己“灵魂”离体时看到的景象,特别是板上的小物体,说的全都对。山姆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山姆的实验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是世界上首次用科学实验的方法,证实了“灵魂”的客观存在。“灵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一定的大小,可以飘起来,可以移动,它是人生命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而不是虚无飘渺的想像。
  
2001年6月20日,山姆应邀在休斯顿莱斯大学作了题为“濒死体验:透视脑死亡还是透视一门新的意识科学?”的报告,山姆还介绍了下一步研究情况:英国将花费140,000英镑进行心脏停搏的“濒死体验”的多学科研究;美国休斯顿贝勒医学院将进行“意识与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还有英国和美国进行的其他研究。
  
最后山姆放映了典型的有过“濒死体验”经历人的谈话录像,并回答了听众提出的问题。
  
超弦和灵魂学都揭开了物理科学神秘的一面。触及灵魂和多维空间,让我们可以到达一个全新的世界。或许可以通过超弦和灵魂学更加了解人类本身。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08-19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08-19

弦理论





弦理论
弦理论(string theory),即弦论,是理论物理学上的一门学说。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粒子。这些看起来像粒子的东西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弦的闭合圈(称为闭合弦或闭弦),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就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基本粒子。尽管弦论中的弦尺度非常小,但操控它们性质的基本原理预言,存在着几种尺度较大的薄膜状物体,后者被简称为“膜”。直观的说,我们所处的宇宙空间也许就是九维空间中的三维膜。弦论是现在最有希望将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种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的理论。catalog="true" hide?>关于弦理论的几个问题
  1. 物质组成的最终单元
  2. 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广义相对论是否相冲突
  3. 我们是否生活在11维时空

<概述  弦理论是一门理论物理学上的学说。理论里的物理模型认为组成所有物质的最基本单位是一小段“能量弦线”,大至星际银河,小至电子, 质子夸克一类的基本粒子都是由这占有二维时空的“能量线”所组成。中文的翻译上,一般是译作“弦”。超弦理论可以解决和黑洞相关的问题。
弦理论  在弦理论中,基本对象不是占据空间单独一点的基本粒子,而是一维的弦。这些弦可以有端点,或者他们可以自己连接成一个闭合圈环。
  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理论中支持一定的振荡模式,或者共振频率,其波长准确地配合。

弦理论右3张图片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模型建立  较早时期所建立的粒子学说则是认为所有物质是由只占一度空间的“点”状粒子所组成,也是目前广为<DIV data-layout="right" layoutTextAfter? layoutright layoutTextBefore><A title=查看图片 href="http://baike.baidu.com/albums/58205/58205/0/0.html#0$b25aae51d21a4a79367abec2" target=_blank card-pic-handle?><IMG title=弦理论 alt=弦理论 src="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90a20170728b4710ca2ffacef3cec3b2/faedab64034f78f0dd3563a279310a55b3191ca0.jpg" width=220 height=183 log-set-param="img_view" log-set-param? lazy-img>
弦理论接受的物理模型,也很成功的解释和预测相当多的物理现象和问题,但是此理论所根据的“粒子模型”却遇到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比如,在靠近粒子的地方的引力会增加至无限大。比较起来,“弦理论”的基础是“波动模型”,因此能够避开前一种理论所遇到的问题。更深的弦理论学说不只是描述“弦”状物体,还包含了点状、薄膜状物体,更高维度的空间,甚至平行宇宙。值得注意的是,弦理论目前尚未能做出可以实验验证的准确预测,关于这一点,以下文会说明。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弦理论的雏形是在1968年由Gabriele Veneziano发现。他原本是要找能描述原子核内的强作用力的数学<DIV data-layout="right" layoutTextAfter? layoutright layoutTextBefore><A title=查看图片 href="http://baike.baidu.com/albums/58205/58205/0/0.html#0$566d0fdfe1e94672632798cc" target=_blank card-pic-handle?><IMG title=弦理论 alt=弦理论 src="http://a.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dff2aac7b899e517c8e3d1672a7d990/8ad4b31c8701a18bcfd3eb1e9e2f07082838fea3.jpg" width=220 height=175 log-set-param="img_view" log-set-param? lazy-img>
弦理论公式,然后在一本老旧的数学书里找到了有200年之久的欧拉公式(Euler's Function),这公式能够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强作用力。然而进一步将这公式理解为一小段类似橡皮筋那样可扭曲抖动的有弹性的“线段”却是在不久后由Leonard Susskind(李奥纳特·苏士侃)所发现,这在日后则发展出“弦理论”。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作用模式  虽然弦理论最开始是要解出强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模式,但是后来的研究则发现了所有的最基本粒子,包含正反夸克,正反电子,正反中微子等等,以及四种基本作用力“粒子”(强、弱作用力粒子,电磁力粒子,以及重力粒子),都是由一小段的不停抖动的能量弦线所构成,而各种粒子彼此之间的差异只是这弦线抖动的方式和形状的不同而已。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弦理论与超弦理论  另外,“弦理论”这一用词所指的原本包含了26度空间的玻色弦理论,和加入了超对称性的超弦理论。在近日的物理界,“弦理论” 一般是专指“超弦理论”,而为了方便区分,较早的“玻色弦理论”则以全名称呼。1990年代,爱德华·维顿提出了一个具有11 度空间的M理论,他和其他学者找到强力的证据,证明了当时许多不同版本的超弦理论其实是M理论的不同极限设定条件下的结果,这些发现带动了第二次超弦理论革新。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弦理论与大一统理论  弦理论会吸引这么多注意,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它很有可能会成为终极理论。目前,描述微观世界的量子力学与描述宏观引力的广义相对论在根本上有冲突,广义相对论的平滑时空与微观下时空剧烈的量子涨落相矛盾,这意味着二者不可能都正确,它们不能完整地描述世界。而除了引力之外,量子力学很自然的成功描述了其他三种基本作用力:电磁力、强力和弱力。弦理论也可能是量子引力的解决方案之一。超弦理论还包含了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之一的费米子。至于弦理论能不能成功的解释基于目前物理界已知的所有作用力和物质所组成的宇宙以及应用到“黑洞”、“宇宙大爆炸”等需要同时用到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极端情况,这还是未知数。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额外维  额外维是相对于“四维时空”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一般泛指的是理论在四维时空基础上扩展出来的其它维度。爱因斯坦提出宇宙是空间加时间组成的“四维时空”。1926年,德国数学物理学家西奥多·卡鲁扎在四维时空上再添加一个空间维,也就是添加一个第五维,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加以改写,改写后的方程可以把当时已知的两种基本力即“电磁力”和“引力”很自然地统一在同一个方程中。至此,理论中存在额外添加的维度统称为“额外维”。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D-膜  由于超弦理论的时空维数为10维,所以很自然的可以认为有6个额外的维度需要被紧化。当对闭弦紧化时,可以发现所谓的T-对偶;而对开弦紧化则可以发现开弦的端点是停留在这些超曲面上的,并且满足Dirichlet边界条件,所以这些超曲面一般被称为“D膜”。 研究员称D膜的动力学为“矩阵理论”(M理论),是为“M”字之一来源。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物理或是哲学  无法获得实验证明的原因之一是目前尚没有人对弦理论有足够的了解而做出正确的预测,另一个则是目前的高速粒子加速器还不够强大。科学家们使用目前的和正在筹备中的新一代的高速粒子加速器试图寻找超弦理论里主要的超对称性学说所预测的超粒子。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相关报道  最新一期的《环球科学》(2007.9)第10页题目为《我们身处十维空间?》中提到美国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在观察MiniBooNE探测器发射μ中微子束,看看到底有多少粒子在飞行途中转变成了电子中微子。2007年4月,研究人员公布了首批结果,基本上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吻合。不过数据中也存在一个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科学家推测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中微子,它能穿越弦理论所预言的额外维度,走出一条捷径。这种粒子就是比其他三种中微子更诡异,它不像其他中微子那样受到微核力的作用,只能通过引力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他就是于20世纪90年代找到的惰性中微子(假定存在)。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理论框架  弦理论确信至少需要十个维度才能建立一个理论框架,让引力与量子力学互相兼容。弦理论科学家假定,宇宙中所有粒子都被局限在一个四维的膜宇宙(brane)中,而膜宇宙又漂浮在一个更高维度的体宇宙(bulk)里。不过几种特殊的粒子可以从膜宇宙中穿入穿出,其中最出众的就是引力子和惰性中微子。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正确性  而在这次实验中发生的情况十分符合弦理论模型,从而可以证明弦理论所预言的十维空间的正确性,也就肯定了弦理论。不过也有科学家谨慎地指出,这种相似性也许是一种离奇的巧合。MiniBooNE的研究人员正在重新审视他们的结果,以确定背景效应或分析失误会不会影响他们对电子中微子的计数。与此同时,帕斯(弦理论科学家)和他的同事也在进一步修正他们的理论。帕斯承认:“我们的理论粗看上去有一点投机取巧。不过我认为,仔细讨论一种可能的解释,看看它是否被证实,这也是绝对必要的。”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弦论的未来  物理学家、《优雅的宇宙》(中译《宇宙的琴弦》)作者布赖恩·格林(Brian Greene)访谈
  过去一谈到弦论,人们就感到头晕脑胀,就算是弦论专家也烦恼不已;而其他物理学家则在一旁嘲笑它不能做出实验预测;普通人更是对它一无所知。科学家难以同外界说明为什么弦论如此刺激:为什么它有可能实现爱因斯坦对大统一理论的梦想,为什么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宇宙为何存在”这样深奥的问题。然而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理论开始在观念上统合在一起,而且出现了一些可检验但还不够精确的预测。外界对弦论的关注也随之升温。今年7月,伍迪·艾伦在《纽约人》杂志的专栏上以嘲弄弦论为题材——也许这是第一次有人用“卡拉比-丘”空间理论来谈论办公室恋情。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普及  谈到弦论的普及,恐怕没有人能比得上布赖恩·格林。他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物理学教授,也是弦论研究<DIV data-layout="right" layoutTextAfter? layoutright layoutTextBefore><A title=查看图片 href="http://baike.baidu.com/albums/58205/58205/0/0.html#0$0d968f231dd46d25ad34dec8" target=_blank card-pic-handle?><IMG title=弦理论 alt=弦理论 src="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80d8aeb8f2d3572c62e29bdeba136352/2934349b033b5bb543e3d9af36d3d539b600bcaf.jpg" width=220 height=207 log-set-param="img_view" log-set-param? lazy-img>
弦理论的一员大将。
  他于1999年出版的《优雅的宇宙》(The Elegant Universe)一书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并入围了普利策奖的最终评选。格林是美国公共电视网Nova系列专辑的主持人,而他近期刚刚完成了一本关于空间和时间本质的书。《科学美国人》的编辑George Musser最近和格林边吃细弦般的意大利面边聊弦论,以下是这次“餐访”的纪要。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评价  SA:有时我们的读者在听到“弦论”或“宇宙论”时,他们会两手一摊说:“我永远也搞不懂它。”
  格林:我的确知道,人们在一开始谈到弦论或者宇宙论时会感到相当的吃力。我和许多人聊过,但我发现他们对于这些概念的基本兴趣是那么的广泛和深刻,因此,比起其他更容易的题材,人们愿意在这方面多花点心思。
  SA:我注意到在《优雅的宇宙》一书中,你在很多地方是先扼要介绍物理概念,然后才开始详细论述。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点评  实现突破与否,往往就取决于一点点洞察力
  格林:我发现这个法子很管用,尤其是对于那些比较难懂的章节。这样一来读者就可以选择了:如果你只需要简要的说明,这就够了,你可以跳过底下比较难的部分;如果你不满足,你可以继续读下去。我喜欢用多种方式来说明问题,因为我认为,当你遇到抽象的概念时,你需要更多的方式来了解它们。从科学观点来看,如果你死守一条路不放,那么你在研究上的突破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我就是这样理解突破性的:大家都从这个方向看问题,而你却从后面看过去。不同的思路往往可以发现全新的东西。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判断  SA:能不能给我们提供一些这种“走后门”的例子?
  格林:嗯,最好的例子也许是维顿(Edward Witten)的突破。维顿只是走上山顶往下看,他看到了其他人看不到的那些关联,因而把此前人们认为完全不同的五种弦论统一起来。其实那些东西都是现存的,他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视角,就“砰”地一下把它们全装进去了。这就是天才。对我而言,这意味着一个基本的发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宇宙在引导我们走向真理,因为正是这些真理在支配着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如果我们受控于我们所看到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被引导到同一个方向。因此,实现突破与否,往往就取决于一点点洞察力,无论是真的洞察力还是数学上的洞察力,看是否能够将东西以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
  SA: 如果没有天才,你认为我们会有这些发现吗?
  格林:嗯,这很难说。就弦论而言,我认为会的,因为里面的谜正在一点一点地变得清晰起来。也许会晚5年或10年,但我认为这些结果还是会出现。不过对于广义相对论,我就不知道了。广义相对论实在是一个大飞跃,是重新思考空间、时间和引力的里程碑。假如没有爱因斯坦,我还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出现。
  SA:在弦论研究中,你认为是否存在类似的大飞跃?
  格林:我觉得我们还在等待这样一种大飞跃的出现。弦论是由许多小点子汇集而成的,许多人都做出了贡献,这样才慢慢连结成宏大的理论结构。但是,高居这个大厦顶端的究竟是怎么样的概念?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一旦有一天我们真的搞清楚了,我相信它将成为闪耀的灯塔,将照亮整个结构,而且还将解答那些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采访  相对论是对时间和空间重新思考的里程碑,我们正在等待另一次这样的飞跃
  SA:让我们来谈谈环量子理论与其他一些理论。你总是说弦论是唯一的量子引力论,你现在还这么认为吗?
  格林:呃,我认为弦论是目前最有趣的理论。平心而论,近来环量子引力阵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我还是觉得存在很多非常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答,或者说答案还不能令我满意。但它的确是个可能成功的理论,有那么多极有天赋的人从事这项研究,这是很好的事。我希望,终究我们是在发展同一套理论,只是所采用的角度不同而已,这也是施莫林(Lee Smolin)所鼓吹的。在通往量子力学的路上,我们走我们的,他们走他们的,两条路完全有可能在某个地方相会。因为事实证明,很多他们所长正是我们所短,而我们所长正是他们所短。弦论的一个弱点是所谓的背景依赖(background-dependent)。我们必须假定一个弦赖以运动的时空。也许人们希望从真正的量子引力论的基本方程中能导出这样一个时空。他们(环量子引力研究者)的理论中的确有一种“背景独立”的数学结构,从中可以自然地推导出时空的存在。从另一方面讲,我们(弦论研究者)可以在大尺度的结构上,直接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连接起来。我们可以从方程式看到这一点,而他们要和普通的引力相连接就很困难。这样很自然地,我们希望把两边的长处结合起来。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研究进展  SA:在这方面有什么进展吗?
  格林:很缓慢。很少有人同时精通两边的理论。两个体系都太庞大,就算你单在你的理论上花一辈子时间,竭尽你的每一分每一秒,也仍然无法知道这个体系的所有进展。但是现在已经有不少人在沿着这个方向走,思考着这方面的问题,相互间的讨论也已经开始。
  SA:如果真的存在这种“背景依赖”,那么要如何才能真正深刻地理解时间和空间呢?
  格林:嗯,我们可以逐步解决这个难题。比如说,虽然我们还不能脱离背景依赖,我们还是发现了镜像对称性这样的性质,也说是说两种时空可以有相同的一套物理定律。我们还发现了时空的拓扑变化:空间以传统上不可置信的方式演化。我们还发现微观世界中起决定作用的可能是非对易几何,在那里坐标不再是实数,坐标之间的乘积取决于乘操作的顺序。这就是说,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关于空间的暗示。你会隐约在这时看见一点,那里又看见一点,还有它们底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认为,如果没有“背景独立”的数学结构,将很难把这些点点滴滴凑成一个整体。
  SA:镜像对称性真是太深奥了,它居然把时空几何学和物理定律隔离开来,可过去我们一直认为这二者的联系就是爱因斯坦说的那样。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认识  格林:你说的没错。但是我们并没有把二者完全分割开来。镜像对称只是告诉你遗漏了事情的另一半。几何学和物理定律是紧密相连的,但它就像是一副对折开的地图。我们不应该使用物理定律和几何学这个说法。真正的应该是物理-几何与几何-几何,至于你愿意使用哪一种几何是你自己的事情。有时候使用某一种几何能让你看到更多深入的东西。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同一个物理系统:两套几何学对应同一套物理定律。对于某些物理和几何系统来说,人们已经发现只使用一种几何学无法回答很多数学上的问题。在引入镜像对称之后,我们突然发现,那些深奥无比的问题一下子变得很简单了。
  理论上可以导出许多不同的宇宙,其中我们的宇宙似乎是唯一适合我们生存的
  SA:弦论以及一般的现代物理学,似乎逼近一个非如此不可的逻辑结构;理论如此发展是因为再无他路可走。一方面,这与“人择”的方向相反;但是另一方面,理论还是有弹性引导你到“人择”的方向。
  格林:这种弹性是否存在还不好说。它可能是我们缺乏全面理解而人为造成的假像。不过以我目前所了解的来推断,弦论确实可以导出许多不同的宇宙。我们的宇宙可能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不见得有多么特殊。因此,你说得没错,这与追求一个绝对的、没有商量余地的目标是有矛盾的。
  置身于弦宇宙,时空可能像这样:另有6维卷曲在所谓的“卡拉比-丘空间”内。
  SA:如果有研究生还在摸索,你如何在方向上引导他们?
  格林:嗯,我想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谈到的那些。我们是否能穷究时间和空间的来源?我们能否搞清楚弦论或M理论的基本思想?我们能否证明这个基本思想能导出一个独特的理论?这个独特理论的独特解,也就是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有没有可能借助天文观测或加速器实验来验证这些思想? 甚至,我们能不能回过头来,了解为什么量子力学必然是我们所知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可能成功的理论在其深层都得依赖一些东西:比如时间、空间、量子力学等,这其中有哪些是真正关键的,有哪些是可以省略掉仍能导出与我们世界相类似的结果?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第二次革命  如果说超弦理论的第一次革命统一了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那么近年来发生的弦理论的第二次革命则统一了五种不同的弦理论和十一维超引力,预言了一个更大的M理论的存在,揭示了相互作用和时空的一些本质,并暗示了时间和空间并不是最基本的,而是从一些更基本的量导出或演化形成的。M理论如果成功,那将会是一场人类对时空概念、时空维数等认识的革命,其深刻程度不亚于上个世纪的两场物理学革命。
  从科学研究本身看,研究引力的量子化及其与其他互相作用力的统一是自爱因斯坦以来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的梦想,但由于该理论涉及的能量极高,不能进行直接实验验证。尽管如此,一些技术和方法的发展,启发了很多新的物理思想,如解决能量等级问题的Randall-Sundrum模型和引力局域化,关于弦理论巨量可能真空的图景想法和人择原理等等。
  近期天文和宇宙学观察所取得的进展对弦理论的发展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近期观察的宇宙加速膨胀所暗示的一个很小的但大于零的宇宙学常数(或暗能量),为弦理论目前的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反过来说,要在更深层次上理解近期的天体物理学观察和暗能量,没有一个基本的量子引力理论是行不通的,弦理论是目前仅有的量子引力理论的理想候选者。二者的结合不仅对弦理论的自身发展有着指导作用,同时对理解和解释宇宙学观察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问题与争论  虽然历史上,弦理论是物理学的分支之一,但仍有一些人主张,弦理论目前不可实验的情况,意味着它<DIV data-layout="right" layoutTextAfter? layoutright layoutTextBefore><A title=查看图片 href="http://baike.baidu.com/albums/58205/58205/0/0.html#0$43e6c733c19a1d22ad4b5fd5" target=_blank card-pic-handle?><IMG title=弦理论 alt=弦理论 src="http://b.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5f415e39d109b3deefbfe36afcbf6cd3/7c1ed21b0ef41bd5a46111a551da81cb39db3db4.jpg" width=220 height=148 log-set-param="img_view" log-set-param? lazy-img>
弦理论应该(严格地说)被更多地归为一个数学框架而非科学。一个有效的理论,必须通过实验与观察,并被经验地证明。不少物理学家们主张要通过一些实验途径去证实弦理论。一些科学家希望借助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Conseil European Pour Recherches Nucleaires)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以获得相应的实验数据——尽管许多人相信,任何关于量子引力的理论都需要更高数量级的能量来直接探查。此外,弦理论虽然被普遍认同,但它拥有非常多的等可能性的解决方案。因此,一些科学家主张弦理论或许不是可证伪的,并且没有预言的力量。
  由于任何弦理论所作出的那些与其他理论都不同的预测都未经实验证实的,该理论的正确与否尚待验证。为了看清微粒中弦的本性所需要的能量级,要比目前实验可达到的高出许多。弦理论具有很多数学兴趣的特性(features of mathematical interest)并自然地包含了标准模型的大多数特性,比如非阿贝尔群与手性费米子(chiral fermions)。因为弦理论在可预知的未来可能难以被实验证明,一些科学家问,弦理论甚至是否应该被叫做一个科学理论。它现在还不能在波普尔的意识(the sense of Karl Popper)中被证伪。但这也暗示了弦理论更多地被看做建设模型的框架。在同样的形式中,量子场论是一个框架。
  弦理论的思想为物理学带来了一个建议上超越标准模型的巨大影响。例如,虽然超对称性是组成弦理论的重要一部分,但是那些与弦理论没有明显联系的超对称模型,科学家们也有研究。因此,如果超对称性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中被侦测到,它不会被看做弦理论的一个直接证明。然而,如果超对称性未被侦测出,由于弦理论中存在只有以更加更加高的能量才能看出超对称性的真空,所以它的缺乏不会证明弦理论是错误的。相反,如果日食期间观测到太阳的引力未使光按预测的角度偏转,那么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将被证明是错误的(广义相对论当然已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更数学的层次上,另一个问题是, 如同很多量子场论, 弦理论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是微扰地(perturbatively)用公式表达的(即为对连续的逼近,而非一个精确的解)。虽然非微扰技术有相当大的进步——包括猜测时空中满足某些渐进性的完整定义——一个非微扰的、充分的理论定义仍然是缺乏的。
  物理学中,弦理论有关应用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弦理论最好的理解背景保存着大部分从时不变的时空得出的的超对称性潜在理论。目前,弦理论无法处理好时间依赖与宇宙论背景的问题。
  前面提到的两点涉及一个更深奥的问题:在弦理论目前的构想中,由于弦理论对背景的依赖——它描述的是关于固定时空背景的微扰膨胀,它可能不是真正基础的。一些人把独立背景(background independence)看做对于一个量子引力理论的基础要求。自从广义相对论已经是背景独立的以来,尤其如此。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关于弦理论的几个问题<H3 bk-sidecatalog-title?>物质组成的最终单元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一连串越来越小和越来越基本的物质组成单元。这些研究成果最终被总结成为标准模型:轻子(象电子和中微子)、夸克以及将这些粒子捆绑在一起的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力。但是,标准模型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因为它实在是太复杂了,它本身并不能解释一个比元素周期表还要复杂的基本粒子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用力。
  现在,弦理论家们普遍相信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实际上都是一些小而又小的振动的弦的闭合圈(称为闭合弦或闭弦),所有粒子都可由闭弦的不同振动和运动来得到,从本质上讲,所有的粒子都是质地相同的弦。这一听似奇怪的想法能够解释标准模型的许多粗犷轮廓和特性,但是在决定性实验验证弦理论之前,人们仍然有必要对它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H3 bk-sidecatalog-title?>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广义相对论是否相冲突  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是二十世纪两个非常成功的理论,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两个理论在现有的框架下是相冲突的。简单说来,量子力学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不动的,任何东西都有起伏涨落(测不准原理)。广义相对论认为时空是弯曲的,弯曲时空是万有引力的起源。将这两个理论结合就可以导出时空本身也是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量子的起伏涨落。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涨落是很小很小的,但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比如说在极短距离下、在黑洞的视界附近,在大爆炸的初始时刻等等,这些量子涨落将变得非常重要。在这些情况下,我们现有的理论(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是不适用的,只能得到一些结果为无穷大荒谬结论。很显然,我们需要一个更完备的理论。
  令人惊讶的是,从粒子物理学中发展起来的弦理论提供了这一问题的答案。在弦理论中,由于弦的延展性(一维而不是一个点),引力和光滑的时空观念在比弦尺度还小的距离下失去了意义,时空量子泡沬由“弦几何”代替了。现在,用弦理论已经解决了有关黑洞量子力学问题的一些疑难。如何用弦理论来说明宇宙大爆炸的初始起点仍然是一个没有解决的大问题。<H3 bk-sidecatalog-title?>我们是否生活在11维时空  宇宙学告诉我们,我们肉眼看到的三个空间维数正在膨胀,由此可以推测它们曾经是很小和高度弯曲的。一个自然的可能性是;也许存在与我们观测到的三个空间维数垂直的其它空间维数,这些额外空间维数曾经是但现在仍然是很小和高度弯曲的。如果这些维数的尺度是够小,以我们现有的观测手段仍不是以直接推测到,但是这些维数仍将以许多间接的效应表现出来。
  特别地,这是一个强有力的统一观念:在低维中观测到的不同粒子也可能是同一种粒子,在额外维数空间中,它们都是同一粒子不同方向的运动的表现。实际上,额外维数还是弦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弦理论的数学方程要求空间是9维的,再加上时间维度总共是10维时空。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M理论给出的更完全的认识揭示了弦理论的第10维空间方向,因此理论的最大维数是11维。最近的一些发展还提出了我们也许生活在低维的膜上面,但是引力仍然是10维的,为了得到现实的3维引力,可以通过引入“影子膜”或者Randall-Sundrum机制。Randall-Sundrum机制是一种束缚引力的新方法,这时,额外维度可以不是很小很小的。通过观测小距离情况下引力对平方反比定律的偏离,或者是在粒子加速上或者是通过超新星爆发中产生的粒子散射进入额外维度因而看起来象消失一样等等奇怪的现象,也许我们现在就有能力探测到这些额外维度。弦理论不仅大大地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将大大地拓展人们的活动空间。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趣闻相关  物理学是否有可能走另一条路,虽然面貌完全不同,但却能够解释所有的实验?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从数据和数学逻辑出发,有多少我们认为基本的东西是唯一可能的结论?又有多少可以有其他可能性,而我们不过是恰恰发现了其中之一而已?在别的星球上的生物会不会有与我们完全不同的物理定律,而那里的物理学与我们一样成功?
<H2 bk-sidecatalog-title?>编辑本段弦理论在中国:为第三次革命作准备  在超弦的第一、第二次革命,以及随后的快速发展中,中国都未能在国际上起到应有的作用。我们在研究的整体水平上,与国际、与周边国家如印度、日本、韩国,甚至和我国台湾地区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内地学术界对弦理论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一些有影响的物理学家,基于某种判断,公开地发表“弦理论不是物理”的观点。受他们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这种观点在中国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弦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和发展。
  从教育和人才培养上看,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如北大、清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都严重缺乏主要从事弦理论研究的人才,这种局面间接地制约了青年研究生的专业选择,直接地造成了国内研究队伍的青黄不接。
  值得庆幸的是,在丘成桐教授的直接推动下,伴随着浙江大学数学科学中心的成立,以及随后该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每年举办的多次高水平专业会议,并邀请像安地·斯特罗明格这样一流水平的学者到中心工作,大大地推动了国内弦理论方面的研究。
  2002年底,在中国科技大学成立的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目前已经发展为非常活跃和具有吸引力的研究中心。成立4年来,通过多次举办工作周和暑期学校,在超弦理论的人才培养和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基础性工作。在本次国际弦理论会议之前,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还举办了“亚太地区超弦理论暑期学校”,吸引了100 多名参加者。
  这种种现象都表明,中国的超弦理论研究,在平静的外表下,正积蓄着旺盛的爆发潜力。很显然,一个国家或一个研究团体的整体水平,与这个国家将会在科研上出现的突破性进展的机会是成正比的,这就是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的道理,也是所谓科学研究文化的建设重要性所在。忽略科学研究文化的建设,单纯追求诺贝尔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态度,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摆在超弦理论研究面前的,是一幅广阔的前景和一条艰难的道路,这是一条热闹又孤独的旅程,它所涉及的问题对年轻的学生和学者,有着强大的魅力,同时它对研究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2006年国际弦理论会议,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壮大队伍、提高水平,并随着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我们正在为弦理论的第三次革命作准备,也期待着她的早日到来。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08-19
超弦理论:难解的宇宙交响乐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5日 09:0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记者 董子凡 我要评论
字号:【 大 中 小】【打印】   
   超弦理论中的多维空间模拟图
  “疑似上帝粒子”现身,物理学界一片欢腾。
  而在北京中关村的一间办公室中,某位中年学者一边为此兴奋,一边期待更“过瘾”的分析结果,因为他研究的理论还可以接纳更新奇的粒子,探索“上帝粒子”发现后仍难以解答的谜题;而另一些时候,他却会怀疑那套理论不一定正确。
  这位学者就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李淼,他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超弦理论——也许你曾在美剧《生活大爆炸》的台词、或是某些科普文章中隐约得知过这个词,但它究竟是何方神圣?
  物理学标准模型不够“美”
  这次新发现让许多物理学家欢呼,是因为若真发现了号称“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粒子,一张名为“物理学标准模型”的宏伟画幅就将填上最后一块拼图——它所预言的全部基本粒子都将找到。
  然而,尽管这个标准模型的绝大部分早已被一次次科学实验证明,但在一些理论物理学家眼里,它还是不够“美”。
  按照标准模型,是电子、夸克、胶子、光子、中微子……等62种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构成了原子、分子和世间万物。然而基本粒子的种类竟如此之多,质量、性质等千差万别,相互作用的机制也非常繁冗,简直比元素周期表还复杂。
  肩负探寻最基本自然规律的神圣使命,物理学向来追求“简单才是美,不美非真理”,如此复杂的模型怎么能是宇宙的终极奥秘呢?好在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一项名为“弦论”的新理论声名鹊起,经数十年发展演变成现在的超弦理论。
  超弦理论的核心很简洁,就是认为所有基本粒子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一段在高维空间振动着的“弦”;每根弦完全相同,只是振动方式不同。无数振动着的弦投射到我们生存的三维世界,就像把三维世界中的景象投射在二维的电影屏幕上,就是人类能认识到的各种基本粒子。
  如果人类也能“听”到弦振动的声音,那么每个基本粒子都是一个音符,原子就是乐句,分子就是乐段,你我和世间万物就是乐章,而整个宇宙则是一首无比恢弘的交响乐,从宇宙大爆炸的时刻开始演奏,直到宇宙的终结。
  远看像粒子,近看才是弦
  “虽然还是不明白在说什么,但是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要用几句话勉强解释超弦理论,恐怕也只能到这个程度了。不过外行看超弦理论有个好处,就是只要记住“所有基本粒子都是弦的不同振动形式”就行了,总比弄清一大堆名字晦涩、拗口还带希腊文的粒子简单多了吧。
  或许还要解释一下,什么是高维空间呢?我们平时感知到的空间,由长宽高三个维度构成,加上时间就是四维时空。而在超弦理论尤其是比较新的膜理论中,整个时空共有多达11个维度。
  “现有物理实验还无法证明高维空间的存在,是因为这对目前的观测手段来说太‘远’了。”李淼说,“就像一根长长的管子远远看去,仿佛一条粗细为零、只有一个维度的直线;而在更远的距离眺望,一个人也只是个零维的小黑点。”
  那么多维空间究竟是什么样子?把一张纸看做二维平面,纸上画的小人则是这个平面世界中活生生的“二维生物”。如果你用一个指尖轻轻触摸这张纸,画中的小人只能看到指尖在平面上的小片印痕,根本无法想象你这个“三维人”长什么模样。同样,对于多维空间的景象,就是最有想象力的科学家、科幻作家和电影导演,也难以将其直观表现出来。
  求“终极理论”,众里寻他千百度
  半个月来,李淼写了N篇博客,接受了N次采访,却几乎没谈这次新发现和自己研究的超弦理论究竟有何关系。
  “超弦理论探讨的问题,比标准模型更高级、范围更广大。这次发现对能否完善标准模型意义重大,但还说不好对超弦理论会有什么直接帮助。”说到这里,李淼露出了理论物理学者传说中的玩世不恭:“其实我倒更期待,最后发现的是一种谁都没预言过的新粒子,那样更有意思吧。”
  比起多少能吸引公众眼球的大型物理实验项目,超弦理论研究似乎超脱得有点无奈。但李淼绝不会因此而寂寞,国内外都不缺迷恋超弦的物理学者——虽然其中很少有《生活大爆炸》主角、超弦专家谢尔顿那样的极品狂人。
  超弦理论的魅力,不仅在于优美、简单(相对而言),更在于它被视为物理学界多年来翘首以盼的“终极理论”,或称“万物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
  物理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发现了自然界的四种基本作用力:引力、电磁力以及只作用于微观层面的强力和弱力。其中引力早在牛顿时代就率先被发现,但其作用机理一直未被弄清;爱因斯坦穷尽后半生,试图建立能同时解释引力和电磁力(当时只发现了这两种)的“统一场理论”,也最终抱憾而逝。
  而在超弦理论的体系中,引力之谜有望得到破解,四种基本作用力也能被全部纳入。不仅如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对同在20世纪上半叶横空出世、却至今相互矛盾对立的物理学双璧,也有望在超弦理论中得到统一。
  离实验太远,灯火阑珊也难“处”
  理论上美好是一回事,但即便是侦探推理也得讲证据,一项科学理论更要通过实验检验才能上升为真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从“异端邪说”登堂入室被学界认可,也是踩着坚实的实验观测结果一步步走过来的。
  而验证超弦理论就麻烦得多。弦在三维空间中的尺度,要比人类现有技术能探测到的尺度还要小1016(上标)倍。如果按当今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给粒子加速的效率,至少要把它造得跟银河系那么大,才能让科学家一窥弦的面目。
  此外在数学层面,超弦理论的宏大和包容也带来了麻烦。
  “物理学界曾对弦论寄予了太高期望。”李淼说,“现在看来,它已经不那么‘美’了,因为它有太多的解。”
  “太多的解”,就是超弦理论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宇宙。而在其他的宇宙中,光速等物理常数可能都跟我们的宇宙迥然不同。这对科幻作家来说可能是绝佳素材,但理论物理学家毕竟还是要讲严谨的,这无数种可能性对他们来说委实太疯狂了些。
  “我现在并不迷恋超弦,碰到心情不好的时候,甚至还对它怀疑过。”李淼笑称,“它可能不一定是‘万物理论’,不过至少也是‘Foundation of Everything’(万物起源的理论)。”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发帖
6790
铜币
2241
威望
4091
贡献值
918
银元
119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08-19
太好了,大家终于不用害怕2012了。
以后要多多学习这样的知识性文章
小飞鱼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865717762
飞鱼章牌画廊
https://shop105028548.taobao.com/?spm=2013.1.1000126.d21.1qpQZE
微信公众号--
鱼自高飞Q小飞鱼
级别: 大校
发帖
1856
铜币
2236
威望
661
贡献值
92
银元
32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08-19


太深奥
级别: 少将
发帖
1443
铜币
2213
威望
887
贡献值
78
银元
33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08-19
刚在外网看到主贴的文章,宇宙世界不单纯物质构成,我本人就有过灵界的神通体验。
级别: 少将
发帖
9198
铜币
50981
威望
7728
贡献值
505
银元
1641
金币
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08-19
震惊发现
★☆★☆★天空因为我变得更蓝★☆★☆★☆
★★★★★。。。。。。。...........☆☆☆☆☆
发帖
13248
铜币
21706
威望
11144
贡献值
700
银元
2310
金币
11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08-19
精神与灵魂归根结底还是物质!
铜心铜德,铜梦铜缘!藏而乐之,乐而藏之!
眼光决定收藏品质,心态决定收藏乐趣!
yfh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416
铜币
4576
威望
1662
贡献值
344
银元
210
金币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08-19
引用
引用第6楼自由颂于2012-08-19 01:18发表的  :
刚在外网看到主贴的文章,宇宙世界不单纯物质构成,我本人就有过灵界的神通体验。

唯物害死人!
我的博文
行路者:http://blog.sina.com.cn/yufuhui
MEDALMAN:http://blog.sina.com.cn/artmedal
章牌艺术: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3682
章牌艺术:http://artmedal.blog.sohu.com/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