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5798阅读
  • 34回复

[疑惑]新人感想之三

级别: 大校
发帖
1746
铜币
1867
威望
648
贡献值
45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4-01-13
收藏什么在于自已!
玩章N年,曾收藏过3枚外章!有2枚还在!
发帖
13248
铜币
21706
威望
11144
贡献值
700
银元
2310
金币
1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4-01-13
玩外章的前提是对老外历史文化感兴趣,不然玩不出花样来!
铜心铜德,铜梦铜缘!藏而乐之,乐而藏之!
眼光决定收藏品质,心态决定收藏乐趣!
级别: 少将
发帖
7624
铜币
11065
威望
6380
贡献值
304
银元
895
金币
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4-01-13
到一定阶段才能以藏养藏
级别: 大校
发帖
1746
铜币
1867
威望
648
贡献值
45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4-01-13
中西方文化的比较

西方人在自己的国家有统一的宗教,中国人宗教太多,统一不起来;
西方人会真正地信仰宗教,中国人多半是在利用宗教,几乎所有宗教进入中国都会有所变化;
  西方的法律只有一个解释,中国的法律解释太多,中国文字弹性太大;
  西方人打麻将之前先看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中国人自己觉得可以打就会打;
  中国人不会完全按照规定去做,很会变通;西方人太相信科学;
  法律约束不了坏人,法律只能限制坏人;
  什么是基督教:礼拜一到礼拜六要多做坏事,然后礼拜日到教堂才能有足够多的资料去忏悔;
  中国人很聪明,有形的东西对中国人没什么大作用;
  西方的文化很具体,中国的文化不具体,没有一样东西可以代表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在不停地变,但西方人却看不出来这种变化;
  西方人写东西求真,中国人写东西求上;
  中国人创造了很多美好但虚假的故事给后代;
  中国人很有诗情画意,西方人完全没有;
  西方人给自己倒酒喝,中国人给别人倒酒喝;西方人不明白为什么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好朋友灌醉,中国人看见有人一个人喝酒就会问:你出什么事了在喝闷酒?
  假如西方人有猜拳的游戏,则一定会是赢酒的人喝;中国人是输酒的人喝,并且要推三阻四才喝;
  中国人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样子来满足对方的需求;
  中国人是讲实际的,西方人是讲礼貌的;
  西方人是个体主义;日本人是集体主义;中国人可以不断在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切换;
  西方人见面要拥抱,以为他们经常好多天看不见一个人;
  美国人,“我要嫁给你,我只认得你,我不认识你爸爸!”
  美国的家庭是有限公司,中国的家庭是无限公司;
  美国人18岁以后待家里就很丢脸了,上学的钱自己去贷;
  自我的人在中国不会有好日子过,因为自己奋斗不如提拔提升的快;
  有没有好的父兄;有没有好的老师;有没有好的长官; 这三个关系是一个人在中国是否幸运的标志;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是合理的不公平;
  西方人合法就是合理,中国人认为合理就是合法;
  中国人讲究合;西方人讲究分;
  中国人站在合的立场上再分;西方人站在分的立场上再合;

      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

  人际关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宇宙万物之中,人类的关系最为复杂,而且各地的风土人情不同,人际关系的表现也不一样。
  一般而言,西方的人际关系以个人为主。西方人认为,社会由个人构成,个人自由独立,但是必须加以适当的规范,也就是实施法治,才能够维持整体的秩序。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自由、平等、独立,是西方的人际基础。
  中国的人际关系以伦理为主。中国人认为社会固然由个人所构成,但是个人却很难离开社会而生存,个人的自由实际上相当有限。人与人的互动,也不能完全由法律来控制。人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衡情论理,以伦理来弥补法律的不足,才是我们的人际基础。
       正因为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基础不同,所以二者的人际关系存在很大差别,了解二者的差别,有助于认清我们的人际关系。中西方的人际关系差别如下:
  第一,西方的人际关系是神本位的,中国的人际关系是人本位的。西方人认为上帝高高在上,所有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中国人则不同,伏羲氏一开始就让我们认识到,宇宙之间最了不起的不是神,而是人。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非得弄一个神来做自己的主宰呢?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宗教,所有的宗教都是外来的。中国人只崇拜自己的祖先,而不去拜什么神——中国人不是在拜神、拜佛,而是礼神、礼佛,就是看到神、佛时,走过去打个招呼,如此而已。
  第二,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中国人以家庭为单位。西方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直接问他叫什么名字;中国人看到一个小孩,通常会问他是谁家的小孩。中国人会根据小孩的爸爸来判断他的品性,而不是根据他自己。同理,要是小孩做错事,人们通常把错误归到他父母的头上,责怪他们不会教育小孩。
  第三,西方人重视平等,中国人重视合理的不平等。西方人可以直呼爸爸的名字,因为大家是平等的。在中国,这样做就是不孝,是忤逆。中国人不认同西方人那种“人生而平等”的观点,而认为人一出生就不平等,而且是合理的不平等。合理的不平等,大家都能接受。但是,过分的不平等,我们就会反抗。中国人不相信绝对的平等,资源有限,机会太少,怎么可能绝对平等?
  人与人之间合理的不平等所体现的正是中国人的伦理。爸爸与儿子、上司与下属、老师与学生……永远有高低上下之分,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没有哪个中国人敢站在上司面前说:“我和你是平等的,所以你也要听我的话。”中国人对上的态度和对下的态度不同,你对下属敢讲的话,不一定敢对上司讲,这是很正常的。对上级是一个说法,对下级是另一个说法,这就是伦理的体现。
  第四,受神本位的影响,西方人只讲权利义务,而中国人讲彼此对待。西方人就算父子之间也是权利义务的关系——儿子 18岁以前,靠父母养活;18岁以后,就得靠自己。中国人不看重权利义务,如果中国的父母一等孩子长到 18岁就让他自生自灭,会被别人视为狠心的父母。
  中国人所重视的彼此对待,就是说: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对你不好;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你好。中国人会将心比心,投桃报李,这与权利义务没有任何关系。在西方的企业里,上下级之间也只是权利义务关系,你是我的上级,我就会按照规定向你报告。中国人却不这样,你虽然是我的上司,但我不认同你的时候,我就不会向你报告,你要是强迫我报告,我就会敷衍了事。
  第五,西方人重视法律,中国人重视道德。西方的法律规定很明确,而且执行得很严格,完全没有人情可言,也没有任何弹性。从理论上讲,法律不应该有弹性,但是没有一点弹性的法律在中国很难执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不是靠法律约束的民族。古时候,法律的效力是有限的,虽然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但这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很少这样执行,多数是“刑不上大夫”。在民间故事中,即便是包公这种刚正不阿的典范,也只是“打龙袍”而不是打皇帝。
  中国人一般不遵从什么戒律,但是提倡典范,重视道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位有德者居之”……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同样是道德劝说,并没有立法,强制国民执行。道德是看不见的约束力,而法律是看得见的约束力。一个中国人,如果不讲良心道德的话,是很难在中国生存发展的。中国人不重视有形的东西,凡是有形的东西,对中国人来说,迟早都会变成形式化的东西。我们只靠无形的东西彼此约束,约束别人,也约束自己。
  第六,西方人之间充满好奇,中国人之间充满关怀。西方人对人和对动物的态度是一样的,因为西方人认为人就是动物,彼此之间只有好奇。在西方社会,青年男女之间产生好奇就可以同居,一旦失去好奇,双方就会分开。中国人做不到这一点,因为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好奇,而应该相互关怀。西方人很有礼貌,一见面就会亲切地同你打招呼,但他一点也不关心你。中国人不注重礼貌形式,但是很关心你。看到你嘴巴破了,中国人会直截了当地问:“嘴巴怎么破了,是不是上火了?来,吃点药吧。”
  西方人不会看到你的嘴巴破了,看到了也会视而不见,还是会问候你:“你好吗?”而你也清楚,就算抱怨几句自己很不幸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并不关心你。此时,就算你疼痛难忍,也只能说:“我很好,谢谢。”西方人不关心别人,也不希望别人关心自己。中国人以尊老爱幼为美德,而西方人并不如此。你看到西方的老人走路比较吃力,去帮他,他反而不高兴。他的看法是,我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你少操心,你帮我就是看不起我。
  第七,西方人之间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距离,而中国人常常是亲密无间的。西方人重视隐私权,彼此之间保持着戒心,所以会很疏远。而中国人有很强烈的认识对方的欲望,一回生,两回熟,三回见面是朋友,这样慢慢地由不认识到相互了解,再到亲密无间。
  人与人之间是要先建立信任才能共事的,你不相信别人,就无法与其合作。西方人之间建立信任靠的是法律的保障,双方在合作前会签订合同,只要稍有不轨,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中国人之间建立信任靠的是心意的传递,靠的是相互的了解。所以,中国人一见面就会“套近乎”,问东问西,这在西方是绝对不允许的。
  第八,西方人之间是利害关系,中国人之间是势利关系。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看重利害关系,其实错了,西方人才重视利害关系。在西方,国与国、组织与组织之间完全是利害关系,没有任何道义可言,个人之间也是如此。而中国人是很势利的。利害与势利有很大的不同,举个例子,公司里有一个员工,表现很不好,公司马上把他辞退,这是利害。员工表现虽然不好,但是他有后台,辞退他会惹来麻烦,所以只能留着他,这是势利。可以说,势利就是复杂的利害。
  总而言之,西方的人际关系相对单纯,而中国的人际关系相当复杂,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西方人以“二分法”区分事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中国人早已摆脱“二分法”的陷阱,我们知道“错,绝对不可以;对,常常没有用”。对错之外,还牵涉是否圆通的问题。我们厌恶是非不分的人,也不欢迎是非分明却不圆通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讲求“在圆通中分是非”,把是非分得大家都有面子,不得罪人,但也不讨好人,人际关系才可能良好。
级别: 少将
发帖
3558
铜币
4142
威望
3025
贡献值
183
银元
8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4-01-13
好长的文字!中西方有不同的文化,对事物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上确实有很大差别。
级别: 少将
发帖
2348
铜币
4525
威望
2703
贡献值
226
银元
6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4-01-13
外国章,新人还是少碰。量大和重铸都是常态。
级别: 少将
发帖
6512
铜币
94
威望
3047
贡献值
91
银元
6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4-01-13
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级别: 少将
发帖
4045
铜币
6207
威望
4016
贡献值
422
银元
10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4-01-13
中西文化不同
陈亮亮的小铺子 http://weidian.com/s/721134735?wfr=c
级别: 大校
发帖
1403
铜币
2221
威望
1009
贡献值
122
银元
4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4-01-13
以藏养藏就是投资,这需要把握好时机,高位买两套等于套牢一对。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TEL:13666681682
级别: 大校
发帖
1746
铜币
1867
威望
648
贡献值
45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4-01-13
引用
引用第18楼章世界99于2014-01-13 15:04发表的  :
以藏养藏就是投资,这需要把握好时机,高位买两套等于套牢一对。


纯萃的收藏也是投资!除非有一天全部免费捐献给公共的平台(很多真正的大收藏家最后也是这么干的)。否则就算留给儿女都属投资范畴!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