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 帖子
  • 用户
  • 版块
帖子
  • 3405阅读
  • 5回复

[转载]刚拜读完罗大师的美文,摘录一段,很清凉,给章友们共享

级别: 大校
发帖
1310
铜币
2515
威望
1614
贡献值
122
银元
610
金币
1

许多人喜爱大铜章,许多人研究大铜章,总有些话题说不完。

         东西方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使得两种文化之间有时的确没有可比性。两种文化表现出来的价值标准直接影响到审美取向,无论绘画、雕塑、建筑,从造型观念到形态样式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征,这种差异和特征同样也表现在各自的钱币上。

         很特别的是大铜章是个例外。

         客观地说,我们所谈的大铜章是机制币的派生物,是一种舶来技术,不是我们的传统。如果说我国的大铜章源于花钱,似乎有点勉强。大铜章与花钱并无血缘关系,完全是它的加工方式决定的。大铜章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是成就于它的加工方式,它是机制产品,形制样式,规格尺寸,浮雕高低,金属分布等都得按规矩,违背了规矩,一切枉然。我们研究评价大铜章也是以这些要素为标准。而花钱则不然,它是浇注成型,金属流到,物件自成,大小不受限制,形态不受限制。所以,花钱不是大铜章,不能混为一谈。

         我们可以也应该将我们的文化表现在铜章上,在艺术上体现民族特色,独树一帜。但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是:中国外国大铜章加工的技术标准是同一的。尽管我们有了先进的设备,也有了一些经验,应该看到,我们依然还有很大差距。不可回避的还有,大铜章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法很大程度上也是采用了西方的方法,与传统的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要好好努力。

         近年来,我们的铜章已经走向大规格高浮雕,体现了我们的能力和进步,为铜章搭建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为铜章艺术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但也渐渐形成了一个误区:盲目求大求高。

         大规格高浮雕固然过瘾,但并不等于都要追求大和高。艺术产品有它自己的规律,适当的题材选择适当的形式和规格,是创造美的一种法则。

         大有大的气魄,小有小的精致,高有高的分量,薄有薄的典雅,各有精彩,各有魅力。规格的大小要根据题材内容和艺术效果来定,艺术不以大小论英雄。相反,大规格的铜章里没有足够的内涵,很容易造成空洞单薄,显得苍白,没有力度;有些形象也不适合做成高浮雕,既不符合艺术规律也不符合生产工艺,未必会有好的艺术效果。我们都见过国外许多40~60毫米之间的铜章,做得非常漂亮,精致可爱,我们为何要拒绝呢?

         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大铜章"是一个什么概念?是形式还是尺寸?如果是一个形式,那何必要定于60毫米以上,如果是一个尺寸,那60以下的不就可惜了吗?我觉得,可能是“大铜章”这个名词本身有些问题,关键是个“大”。

         我很想为大铜章找一个新名词。“大铜章”这个词,怎么看也是个俗称,不是学名。国外都称“纪念章”,这个名词其实很科学,但用在我国可能有问题。因为历史的原因,“纪念章”在我国已有特定的指向,容易产生混淆。除“纪念章”之外,什么是更合适的呢?很希望有高人出招。我想,如果首先能把这个“大”字去掉,有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注: 作者/罗永辉 (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最著名及最赋声誉的章牌设计雕刻大师)

级别: 少将
发帖
8853
铜币
1628
威望
7678
贡献值
907
银元
2395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3-05-26
拜读,有容乃大,才是真谛。
级别: 大校
发帖
1835
铜币
131136485
威望
2700
贡献值
477
银元
1120
金币
5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3-05-26
好文
级别: 少将
发帖
3791
铜币
3785
威望
4301
贡献值
368
银元
163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3-05-27
好文,拜读.
级别: 高级版主
发帖
16422
铜币
6742
威望
1684
贡献值
1533
银元
545
金币
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05-27
好文,学习了!
文亮藏品主营各类大铜章,纪念章!
微信号 15601812865 请加微信联系
实体店:上海市静安区灵石路1197号聚齐城1楼6号门入口第一排56号包房 文亮藏品
级别: 上尉
发帖
557
铜币
416
威望
7
贡献值
33
银元
310
金币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3-05-27
拜读,难得的好文,在中国,纪念章好像一般都定向为金银章..铜章一直被忽视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